世界报社新闻中心(香港讯)
香港新聞網10月4日電 台灣在野的國民黨主席選舉白熱化,目前呈現出台北前市長郝龍斌和前立委鄭麗文兩強相爭的局面。受訪學者分析,國民黨本土派和地方派系較支持穩健的郝龍斌,但黨內外省派多傾向由具戰鬥力的鄭麗文,為暮氣沉沉的國民黨帶來新氣象。
據台媒此前報道,國民黨主席10月18日改選,有郝龍斌、鄭麗文、立委羅智強、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、彰化前縣長卓伯源和“前國大代表”蔡志弘六人競逐。
《美麗島電子報》9月26日公佈民調顯示,當被問到“誰可以增加社會對國民黨的好感或支持?”郝龍斌以22.2%居冠,鄭麗文和羅智強分別為12.2%和10.4%。但這份民調是訪問台灣普通民眾,并非針對國民黨黨員所做。
星期四(10月2日)傳出一份國民黨委託艾普羅民調公司所做的民調顯示,鄭麗文以30%支持度,遙遙領先郝龍斌的17.4%和羅智強的16.3%,未表態者為30.4%。但在看好度方面,郝龍斌以27%勝過鄭麗文的26.1%,羅智強以11%位居三,35.1%未表態。
據報道,艾普羅民調公司的民調,是在9月30日、10月1日做的,有效樣本為1089人;其中非黨員有396人,在95%信心水準下,抽樣誤差為正負3.0個百分點。
郝龍斌表示,這份民調沒有具名,也不知道是哪一個單位做的、發的,看看就好,“最重要的是10月18日黨員投票,我一定要贏!”。
力挺郝龍斌的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說,通常做民調一定要公佈是誰委託、怎麼做出來,但上述民調看不到受誰委託?誰在放消息?哪個候選人放的?媒體有興趣可以查一查,他知道但不便透露。
趙少康強調,郝龍斌的口才及網絡或許不如鄭麗文與羅智強,但郝具有開創性,與各縣市長的協調最好,是最適合的黨主席人選。
羅智強在臉書表示,若趨勢不變,“國民黨準備迎接一個鄭麗文領導的時代”。他不諱言,自己有“小小的挫折感”,但他希望大家選最喜歡的人就好,不要“棄羅保鄭”。
旺旺中時媒體集團9月下旬已舉辦兩場國民黨主席辯論,但候選人未全員到齊。《聯合報》和TVBS電視台10月2日首度邀集六位候選人進行電視辯論,候選人對“九二共識”和在野的國民黨、民眾黨“藍白合”多有共識,火花不多。
台灣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勛向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指出,郝龍斌的辯論策略在強化過去台北市政府的政績,強調昔日提拔年青人,以彌補他年齡較大的弱勢。但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對議題造勢、網絡行銷都很強,郝龍斌必須積極加強,避免日後當選主席,在對比時被邊緣化。
鈕則勛說,鄭麗文和羅智強口才便給,戰鬥力強,議題造勢也強,後者空戰粉絲輾壓眾人。鄭羅兩人都主打世代交替,民進黨出身的鄭麗文更主攻民進黨和賴清德缺失,想分食張亞中深藍的選票。
綜合候選人的辯論內容,在談及兩岸政策時,郝龍斌的主張和馬英九基本類似;而鄭麗文則直指當前兩岸無法對話的癥結,在於民進黨拒不承認“九二共識”,遂行“台獨”路線,導致對話中斷,強調“我們應該要和陸友陸,因為我們代表的是一個中國”。
台灣文化大學國家發展及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接受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訪問表示,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長期以來只有口號,沒有論述。郝龍斌、張亞中、鄭麗文和羅智強四個人的口號或許不同,但內容差不多。
據了解,曲兆祥早年和郝龍斌都是新黨成員,非常清楚深藍黨員在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的想法。
曲兆祥表示,張亞中火力旺、戰鬥力強,上次參選黨主席時僅次於現任主席朱立倫。但此次同時參選的候選人中類似背景的人還有郝龍斌、鄭麗文和羅智強三人,故張當選機率不如上次。
曲兆祥分析說,這次國民黨的本土派,例如雲林前縣長張榮味、台中紅派等都力挺郝龍斌;但國民黨的外省掛,即軍警公務員等則分裂為數塊,支持郝龍斌的最小,大多數傾向鄭麗文和羅智強,“郝龍斌不是不好,而是國民黨在老一派手中已連輸三次大選,他們認為國民黨不換人沒前途”。
但他同時也指出,鄭麗文和國民黨本土派過去幾乎零互動,地方派系向來和民進黨爭奪利益,厮殺得很厲害,對於民進黨出身的鄭麗文的確一點興趣都沒有;部分深藍黨員也對鄭麗文過去在擔任國代時主張“台獨”有些疑慮。
因此,曲兆祥研判郝龍斌目前固然有小勝機會,但後面還有10多天,仍有不小變數,包括台“立法院前院長”王金平等本土派在看到風向確定時才會押寶。而先前力挺郝龍斌的地方派系,在最後幾天是否真的動起來,那才是最後決定的關鍵。(完)
【編輯:郑景文】